冬天光伏电站逆变器并网发电难?原因对策速看
在国家双碳政策的大力推动下,光伏电站建得越来越多。可是啊,一到冬天,有些运维人员就碰上了头疼事:电站的光伏逆变器突然不并网发电了,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,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。其实啊,这原因挺多的,接下来,咱们就好好聊聊冬天光伏逆变器不并网发电的那些原因,再给大家出出主意,让您的光伏设备能顺顺利利过冬。
光照不足
1、日照时间缩短
在冬季,太阳高度角变小,白昼时间缩短。这使得光伏组件接收到的太阳光照射时间减少,导致发电量下降。例如,在夏季可能日照时间长达 10 - 14 小时,而冬季某些地区可能只有 8 - 10 小时左右。当光照时间过短,光伏发电量可能低于逆变器并网的最低阈值,从而无法并网发电。
2、天气状况不佳
冬季阴天、下雪、雾霾等天气较为频繁。云层会遮挡阳光,大幅降低光照强度。雪覆盖在光伏组件表面,如果不及时清理,会阻碍光线的穿透。以雪为例,当积雪厚度达到一定程度,如超过 5 厘米,光伏组件能够接收的光照几乎为零。雾霾天气中的颗粒物也会散射和吸收太阳光,使得到达光伏组件的有效光照减少,影响发电功率,甚至导致不能满足并网发电的要求。
二
温度过低
1、光伏组件性能下降
一般情况下,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。大多数晶体硅光伏组件的温度系数在 - 0.3%/℃到 - 0.5%/℃之间。这意味着在低温环境下,例如当温度从 25℃下降到 - 10℃时,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可能会下降 10% - 20% 左右。如果功率下降过多,可能导致逆变器无法正常并网发电。
2、逆变器自身故障
低温可能会影响逆变器内部电子元件的性能。例如,一些电容、电感等元件在低温下可能会出现参数变化,甚至损坏。如果逆变器的控制电路出现故障,它可能无法正常启动或检测到光伏组件的输出信号,从而不能并网发电。另外,逆变器内部的散热系统在冬季也可能出现问题,如风扇冻结等情况,影响逆变器的正常运行。
三
设备故障
1、光伏组件损坏
冬季可能由于积雪的重压、冻融循环等因素导致光伏组件出现隐裂、破碎等损坏情况。隐裂会降低组件的发电效率,而破碎的组件则可能完全无法发电。如果有足够多的组件损坏,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就会下降,无法满足并网要求。
2、线路故障
低温可能使电缆等线路的外皮变脆,容易出现开裂、破损等情况。线路连接头处也可能由于热胀冷缩出现松动。当线路出现断路或接触不良时,电能无法正常传输到逆变器,导致逆变器无法并网发电。
3、逆变器内部故障
逆变器内部的电路板可能出现短路、元件损坏等故障。例如,功率开关管烧毁会导致逆变器无法进行 DC - AC 转换,从而不能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入电网。另外,逆变器的通信模块故障也会影响其与电网的通信,无法完成并网操作。
四
电网因素
1、电网故障
冬季由于用电高峰等因素,电网可能会出现过载、短路等故障。当电网出现故障时,为了保障电网安全和维修人员的安全,逆变器会自动停止并网。例如,在电网进行紧急抢修或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后,逆变器会按照预设的保护机制,暂停并网,等待电网恢复正常。
2、并网参数不匹配
电网的电压、频率等参数有一定的标准范围。如果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参数与电网参数不匹配,例如电压过高或过低、频率超出允许范围等,就无法顺利并网。在冬季,由于电网负载变化等因素,电网参数可能会发生波动,这可能导致逆变器与电网参数难以匹配,从而不能并网发电。
五
解决方法
1、加强运维管理:定期检查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的运行状态,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。对于积雪和灰尘覆盖的问题,应及时清理组件表面,提高透光率。同时,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培训,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。
2、优化设计和施工:在设计和施工中,充分考虑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的低温特性,选择适应低温环境的组件和逆变器。增加组件与地面的距离,减少雪的累积速度,防止积雪对组件造成损害。同时,优化线路布局和连接方式,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。
3、提升设备性能:选择性能优良、适应低温环境的光伏组件和逆变器,提高发电效率和并网稳定性。对于逆变器内部的硬件故障,应及时更换或维修,确保其正常运行。
4、与电网协调:与当地电力公司保持沟通,及时了解电网的运行状态,避免因电网故障导致逆变器无法并网。同时,按照电网的要求和规定进行并网操作,确保并网条件的满足。
六
结语
综上所述,冬季光伏逆变器不并网发电的原因可能涉及多个方面,需要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,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,确保光伏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最大发电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