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伏储能电站常用必备知识100问(上)
答: 光伏储能电站是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系统相结合的电站,可在光伏发电的同时将多余电能储存起来,在需要时释放电能。 答: 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,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,一部分电能供负载使用,多余电能存入储能电池;在光伏发电不足或无光照时,储能电池释放电能供负载使用。 答: 主要由光伏组件、逆变器、储能电池、能量管理系统等组成。 答: 光伏组件是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片封装而成的部件。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。 答: 储能电池是用于储存电能的装置。常见类型有锂离子电池、铅酸电池、液流电池等。 答: 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。在光伏储能电站中,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负载使用或并入电网。 答: EMS 是对光伏储能电站进行能量管理的系统。功能包括监测电站运行状态、控制充放电、优化能量分配等。 答: 指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与储能容量的比值。 答: 上网电量是指光伏储能电站向电网输送的电量;自用电量是指电站自身负载消耗的电量。 答: 考虑因素包括转换效率、功率、可靠性、成本、质保期等。 答: 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、寿命长,但成本较高;铅酸电池成本低,但能量密度低、寿命较短。根据场景的能量需求、成本要求、空间限制等选择。 答: 根据光伏组件的功率和负载需求选择。匹配时要考虑逆变器的额定功率、效率、输入输出电压等参数。 答: 技术指标包括精度、响应时间等。功能需求有监测、控制、优化调度等。 答: 根据电流大小、电压等级选择。注意绝缘性能、耐热性、抗老化等。 答: 根据电站的输出功率和并网电压要求选择。容量根据负载和预留容量确定,变比根据输入输出电压确定。 答: 监控设备有电量传感器、温度传感器等。选择可靠系统要考虑精度、稳定性、兼容性等。 答: 光照充足、无遮挡、地势平坦、远离易燃物等。 答: 固定式、跟踪式。固定式成本低,适用于一般场景;跟踪式能提高发电量,适用于光照资源丰富地区。 答: 通风良好、远离火源、防止碰撞、正确连接等。 答: 干燥、通风、散热良好、远离易燃物。 答: 铺设要整齐、固定,避免交叉。连接要牢固、可靠,符合电气规范。 答: 安装避雷针、接地网,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。 答: 电气安全、安装质量、性能指标等方面的标准。 答: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、清洁光伏组件、监测电池状态等。 答: 用清水或专用清洁剂清洗。清洁频率根据环境而定,一般每季度一次。 答: 避免过充过放、控制充放电电流、保持温度适宜。 答: 通过监控系统监测。常见故障有过热、过载等,根据故障类型进行维修或更换部件。 答: 定期检查软件更新、确保参数设置合理、备份数据。 答: 监测发电量、用电量等数据,分析效率,优化设备运行参数。 答: 停止运行、检查设备、做好防雷接地、确保排水畅通。 答: 转换效率是指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。提高方法有采用高效电池片、优化封装工艺等。 答: 能量密度是单位体积或重量的电池储存的能量;循环寿命是电池可充放电的次数;充放电倍率是电池充放电的电流大小与额定容量的比值。 答: 效率影响电能转换的损耗;功率因数影响电网的稳定性;谐波会干扰电网和其他设备。 答: 系统效率=输出电能/输入太阳能。 答: 根据负载需求、光照资源、预算等因素确定。 答: 根据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曲线和负载需求,合理设置储能电池的充放电时间和功率。